人工智能专家亮相央视解读自动码头:整个码头和堆场不再有人出现
2018-08-21 17:58:11爱云资讯1266
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使用智能化设备成为物流、仓储行业的大势所趋,而航运重镇码头也少不了人工智能来助阵。近日,上海振华重工自动化码头项目总经理助理王岩亮相央视节目《机智过人》,展示了洋山码头通过桥吊操作和堆场作业、水平运输三个工作区。
据介绍,这些区域能够依据生成指令完成作业计划,让集中箱装卸和运输生产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并自动选择最优路径。
洋山码头开创了自动化码头的两大先河:双箱自动化轨道吊首次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电机、制动器、减速箱“三合一”的创新使用,不断挑战在空间和布置上的设计极限。
王岩介绍,洋山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630万标准集装箱,生产作业区占地面积约149.1万平方米,泊位岸线长度2350米,共设7个泊位,能靠泊世界上最大的20万DWT的集装箱运输船。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建成后,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标箱,继续保持全球吞吐量领先的集装箱码头的记录。
从现场画面来看,整个码头和堆场内将不再有人出现,不仅岸桥无需人员驾驶,同时连集装箱卡车也直接由自动运行的无人驾驶AGV小车把集装箱运到堆场,而在堆场的桥吊也是无人操作,原先的码头操作员可以转移至监控室,对着电脑屏幕完成全部作业。因此,这座全自动化码头减少人工70%,实现了码头集装箱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环节的全过程智能化的操作,还实现了魔鬼般的效率,达到40箱/小时,远超人工码头的作业效率。
智能“搬运工”自动躲避拥堵、AGV小车可以全天候不间断作业、巨型装卸机器人无缝衔接的控制,事实上离不开自动化码头的“大脑”——TOS系统,而此系统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从港口装卸用“机械抓斗”替代工人肩挑手提,到智能码头实现自动化操作。码头作业这个曾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正逐渐转向科技密集型。自动化码头可实现24小时作业,通过远程操控、自动操控,不仅码头效率比过去有质的提升。还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以上。相关文章
- OpenAI发布开放权重人工智能模型:采用Apache 2.0开源协议,支持本地运行
- 苹果组建全新AKI团队研发类ChatGPT人工智能搜索工具 力图重振苹果智能
- BSI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国际标准构建可信AI未来
- 润和软件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AI加速赋能行业智慧化升级
- 壹心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麦思AI战略合作,守护千万家庭心理健康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 天罡智算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算力创新驱动智能时代新局
- 中国方案登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挚达科技智能充电机器人亮剑全球,港交所IPO铸全球能源服务新引擎
- 启信宝数据洞察: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潜力逐步显现
- 思特奇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构建人机共生新生态 引领企业智能变革
- 达明机器人联合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亮相2025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液冷算力新标杆!科华数据联合沐曦股份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 印象笔记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重磅发布AI原生产品
- 让AI更简单!超云携首发新品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阿里巴巴:你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交通银行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