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血管影像学处于快速发展期,人工智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2018-08-23 15:22:49爱云资讯

2018年8月16日至18日,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ASCI)第十二届年会,第十届北京医学影像发展论坛暨国际心血管CT协会(SCCT)中国区论坛第六届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期间,医脉通就心血管影像学发展和人工智能等方面问题采访了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影像科主任吕滨教授和数坤科技CEO马春娥女士。


吕滨教授接受采访


医脉通:吕主任,您好!您作为本届心血管影像年会的执行主席,请您为我们大致介绍一下本届年会的亮点。


吕滨教授:本次年会是第十二届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ASCI)年会,同时也是第十届北京医学影像发展论坛暨国际心血管CT协会(SCCT)中国区论坛第六届年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心血管影像与一带一路”,意在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这个“路”其实就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相当于架了一个桥梁。


本次大会我们同时邀请到了国际心血管影像的六个学会参加论坛交流,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鲜明的特点。

从学术内容方面来讲,本次大会我们共设有31个论坛。虽然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考虑到基层单位和基层代表,很多课程我们都特别邀请了专家用中文来进行培训、读片和分析病例,全面落地。


此外,我们还有refresh和scientific program专场。Refresh是指知识更新,由专家进行解读,让大家了解更新的知识;scientific program则是指科研的最新进展,对国际上最新的技术、最前沿的研究进行解读。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有一个special focus section,也就是人工智能与心血管影像。


医脉通:目前,我国心血管领域中影像诊断的应用情况如何,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吕滨教授:目前尚缺少精准的数据,但我们马上会成立国家级的心血管影像质控专家组,用科学数据来做这些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心血管影像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虽然我们过去的底子比较薄,但是在设备跟进方面我们的速度很快,而且,许多最新技术也与国外同步了。然而,问题在于只有一些大医院能与国外展开交流和合作,做最前沿的课题,用最新的技术,绝大部分基层医院可能才刚开始做心脏影像。


我曾经到很多医院去讲课,发现大约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医院能够做心脏CT,但只有5%~10%的医院能做心脏磁共振、心脏核医学等。相对来讲,这些技术可能更难一些、设备要求更高一些,因此,这些方面开展得会稍微滞后一点。


医脉通:您觉得未来五年或十年,心血管影像学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吕滨教授:我国心脏中心公布的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占全部死亡率的40%~50%。这可能与经济快速发展、体力活动降低、工作劳累、疲惫、生活不规律、热量摄入过高等有关。所以,对中国来讲,可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高发。影像学恰恰就可以切入到这里面发挥作用,比如高危人群的筛查。


除了解剖学方面,在功能学方面影像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比如,评估心肌到底有没有缺血,有缺血就需要植入支架,没有缺血则不用。


至于影像学的下一步发展,我相信基本检查会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快、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清晰,病例分析也会越来越准确。但落地仍有一定困难,因为医生的工作量太大,实在忙不过来。但是,如果未来能够实现人工智能自动化,而且全国任何医院都能做,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也就没必要全部集中在大医院看病。


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的五到十年肯定是很重要的角色。


医脉通:您刚才提到了人工智能,这对于我们来讲都是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您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头,有了一些探索。请您结合临床实践向我们介绍一下现在人工智能在心血管领域能发挥哪些作用?


吕滨教授:其实,在一两年前,我还觉得人工智能就像空中楼阁,不太现实。但是,现在我已深入其中,我认为它不是梦,它就是现实。当然,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得更好。


人工智能之所以在影像界落地,首先,这是因为影像学图像是非常标准的,这些图像都是由一个个小的方块像素所组成,每一个像素就是一份数据。人工智能就是深挖这些数据,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部分区分出来,这是机器的优势。


第二,因为我们有了需求。一名医生可能需要至少五年培训,才能成为一名中高级医生,而且前提还是需要在大医院接受手把手培训。此外,医生还要不停地实践才能提高自身水平。但是,机器就没这方面的问题,它可以不停地自我学习、自我更新。


基于以上两点,我个人觉得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很有前景的。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我个人认为技术终究是要为人服务的。虽然人工智能有它自身的优势,但仍需要要有医生最后来签字把关。可以将一些基础工作交由机器来做,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可以再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马春娥女士接受采访


医脉通:马总,您好!刚才吕主任从临床医生的视角谈了谈人工智能,作为研发方,请您谈谈人工智能在心血管影像诊断领域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春娥女士:以阜外医院为例,每天会有近400例CTA检查,有一个近20人的团队在专门处理CTA的影像,可见这是一项非常耗时的工作。因为患者在拍完片子后首先要进行三维重建,也就是图像后处理,再由初写医生报告,还需要审核医生对报告的准确性进行审核,最后签字。这样算下来,整个流程可能需要一小时。此外,患者拿到的胶片也需要大量时间去排版,医生的工作量很大。


基层医院虽然也可以做CT影像,但是诊断水平参次不齐。就像吕主任所说,培养一名好医生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认为人工智能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你会发现,其实在整个诊断流程中有90%的工作都是一些手动工作,比如说在几百张原始图片中找到血管并标记,最后生成三维重建图像。而计算机视觉技术就可以模仿人眼,从图片中找到血管,并自动生成三维重建图像。这极大地降低了临床医生的劳动量,医生可能需要15~20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计算机只需要1分钟即可完成。


在诊断方面,也可以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做病灶的检测、定性和定量分析测量。比如血管狭窄,以前都是目测或用尺子测量,计算机则可以直接给出非常精确的数据。


总体来讲,人工智能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地多,既可以做基础性的工作,也可以做综合性诊断。经过不断验证,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技术确实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效率、提高诊断水平,尤其是在基层医院。


医脉通:人工智能的价值已经得到确认了吗?


马春娥女士:我们现在已经和国内的多家三甲医院进行了合作,在国外也有一些合作。从价值角度来讲,首先,人工智能对医院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医生由手动工作者变为了审核者,他只需要看生成的图像是否正确。


第二,人工智能可以看见医生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见所未见”。在诊断水平上,人工智能既可以做基于图像本身的结构化诊断,也可以做功能型计算,这将极大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从这两个角度上来讲,人工智能的价值已在我们合作的医院中得到验证。


医脉通:因为人工智能是一项新技术,费用也相对较高。那么,医院在用了我们这个技术后,患者的花费是不是也会上涨呢?


马春娥女士:我认为不会。从社会价值角度上来讲,这些新技术只会让老百姓看病成本更低。


让老百姓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这是我们做这个技术创新的初衷。人工智能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把以前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服务大众化,真正做到惠民医疗。普及之后,无论从哪一个商业规律的角度上来讲,它的成本都肯定会下降的。


医脉通:能不能请您谈谈下一步的产品计划,以及在心血管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还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呢?


马春娥女士:机遇还是很多的。我们的产品应该是全球首创,而且目前也积累了很多的先发优势,包括数据优势和算法优势。因此,我们通过迁移学习和增强学习,能很快地拓展到全身血管。比如,我们正在与北京一家特别大的医院做脑血管诊断系统。


我们下半年可能会再上线主动脉和脑血管的人工智能,还有极少量外周血管的人工智能。总体来讲,我们下一步的产品计划,就是先把整个血管系统全拿下。


至于挑战,肯定也是有的,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讲。首先,社会层面。虽然很多医生对于人工智能是欢迎的,但也还有很多医生不太接受,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建立信任。


第二,数据。因为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标准化、高质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并不容易积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发展。如何才能让人工智能对数据的依赖程度降低,这需要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地研发、迭代。


未来,如果我们的技术发展得更好,能够减少对数据的依赖,那么,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速度将会更快。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