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双刃剑”:机器解放人还是替换人
2018-08-23 16:42:06爱云资讯1380
“人工智能带来的将是人类双手和大脑的又一次大解放,工作的意义将真正从"劳动"变为"创造"。”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但另一方面,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十分关心的“饭碗”问题又会面临新的难题和挑战,如何充分准备和适应,这是重大课题。
研究表明,未来中国可能有70%的职业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麦肯锡公司估计,预计2016-2030年间,中国被替代的全职员工的规模约在4000-4500万。到2030年,自动化将使中国五分之一的制造业工作岗位不复存在。如果自动化进程更快,到2030年,近1亿劳动者需要更换职业类型。
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联合举办的报告发布暨课题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围绕“投资人力资本,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展开激烈的讨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生产业,创造了大量新就业机会,改善了就业条件,拓展了就业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就业结构的调整,其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正在显现。
张义珍认为,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带来的挑战,应该把稳就业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以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与人工智能相互支撑、协同发展,以此推进经济升级和民生改善,防范失业风险,兜牢民生底线。
“人工智能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人工智能发展会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表示,发展人工智能必须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要从早期做起,这是在国内外关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已经有坚实基础的。我国在儿童早期养育和学前教育方面还有明显短板,职业教育质量也存在缺陷,很难适应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就业环境。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应对未来挑战,要尽快、要尽早。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还表示,我国已经处在人工智能大变革的前夜,惟有主动拥抱变化,抓住人工智能创造的巨大红利,同时未雨绸缪,应对好人工智能带来的难题和挑战。如何提前让整个中国社会,尤其是人才培育体系做好充分准备,让教育和职业培训模式,以及劳动力结构适应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变化,将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次发布的报告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知识经济的形成,这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供了重大机遇,但也会带来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深刻挑战。报告中认为,人工智能所推动的知识经济将在基础资源结构、成本结构、市场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和贸易结构上有别于传统经济。随着社会快速的老龄化和少子化,数量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消失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威胁。人工智能于此时兴起,有助于解决中国在一些行业,特别是中高端服务业中存在的供给瓶颈,对于缓解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短缺具有关键意义。
此外,中国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妥善应对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公平的挑战。投资人力资本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就业挑战的重大举措。为此,需要加快人工智能知识的普及,鼓励人工智能优先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包括教育、医疗、法律、金融等中高端服务业;将教育资源更多投入到人的全面和公平发展上,提升新一代劳动力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立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体系;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功能和再分配功能。
相关文章
- OpenAI发布开放权重人工智能模型:采用Apache 2.0开源协议,支持本地运行
- 苹果组建全新AKI团队研发类ChatGPT人工智能搜索工具 力图重振苹果智能
- BSI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国际标准构建可信AI未来
- 润和软件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AI加速赋能行业智慧化升级
- 壹心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麦思AI战略合作,守护千万家庭心理健康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 天罡智算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算力创新驱动智能时代新局
- 中国方案登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挚达科技智能充电机器人亮剑全球,港交所IPO铸全球能源服务新引擎
- 启信宝数据洞察: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潜力逐步显现
- 思特奇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构建人机共生新生态 引领企业智能变革
- 达明机器人联合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亮相2025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液冷算力新标杆!科华数据联合沐曦股份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 印象笔记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重磅发布AI原生产品
- 让AI更简单!超云携首发新品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阿里巴巴:你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交通银行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