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魏凯:基础模型与工程化体系为人工智能+铺平道路
2024-12-25 09:14:40AI云资讯861
如果只用一个字描述2024年的人工智能,那就是“快”。一切仿佛按下了加速键,基础大模型技术加速迭代,工程化和应用赋能加速落地,安全治理也从原则走向实践。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的进步仍然不会减速。”在12月23日举办的“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围绕“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分享了最新实践与发展洞察。
技术创新非常活跃
在魏凯看来,这一年,基础大模型技术加速迭代,工程化和应用赋能加速落地,安全治理也从原则走向实践。目前以大模型为主线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远未定型,技术创新非常活跃。头部企业沿着规模定律,不断刷新基础大模型的能力上限。无论以任何一种基准得分为参照,梳理一年来前沿模型的提升趋势,都会呈现一条陡峭向上的曲线。
下半年以来,关于预训练扩展遇瓶颈讨论越来越多,似乎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o1等模型的推出,为大语言模型开辟了新的扩展方向,扩展定律从另外一条路上继续前进。与此同时,从Sora、可灵、Vidu,到GPT-4o,多模态生成模型和理解模型今年也取得快速进步,正在打开机器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全新通道,对后续具身智能和AGI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模型越来越大,同时也在变得更小,今年出现了很多只有几十亿参数的小模型,在某些方向上性能可以达到以往千亿甚至万亿参数的水平,小模型能力聚焦,有望大大降低算力和应用成本,加速私有部署和边缘与端侧AI的普及。
算力与数据要素结构性变革
魏凯认为,基座大模型演进的新趋势,也会引发算力和数据两大要素的结构性变化。在算力方面,虽然现在万卡集群建设如火如荼,但随着预训练的主体的逐步收敛,考虑到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未来全球估计只有少数公司真正需要超大规模训练集群,超大规模训练需求有可能很快达到顶峰,增速逐渐放缓。与此相对的,应用的普及和推理侧的扩展,运行大模型所需的推理算力需求将得到激发,推动智算算力结构做出相应调整。
在数据方面,有很多观点认为,规模定律放缓或走到尽头,与数据墙有关。研究显示,全球可公开获取的互联网数据已接近天花板。未来突破数据墙,有两个途径:一是合成数据,二是数据精标,这就对人工智能的数据要素供给提出了新要求。此外,在以CommonCrawl等为源头的公开互联网数据集之外,企业数据和深网(deep web)数据是有待进一步挖掘“蓝海”。我国数据资源总量丰富,可以抓住机遇,加快培育高水平数据标注产业,挖掘高质量数据资源潜力。
工程化体系为人工智能+铺平道路
“基础模型只是整个人工智能应用架构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 魏凯强调。他进一步表示,今年,围绕大模型的工程化体系不断成熟,AI原生应用的架构实践往前迈出了一大步。检索增强生成(RAG)、智能体,甚至多智能体工作流等工程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如果把大模型比作操作系统,那么智能体就像是APP。智能体以大模型为智能中枢,融合规划、记忆和工具调用等能力,在众多领域初步展现出巨大潜力。人工智能的工程化技术,看似技术含量不高,但实际上至关重要,是联结前沿技术和用户实际场景的桥梁,在降低幻觉、提升应用效果的同时,能显著降低用户使用大模型的门槛。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了MaaS服务和智能体开发平台。
“但总体上看,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领域的企业仍然不够多、不够强。我们正在与大厂合作,积极培育大模型服务提供商生态。” 魏凯说。
实际上,基座模型不断进步和工程化持续成熟,为人工智能+铺平了道路。“我们看到,今年随着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我们统计发现,价值链两端率先启动。”
在工业领域的源头创新方面,大模型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材料和药物研发、仿真设计等也在探索,AI提升研发效能方面的成效初现。在后端场景中,企业管理、客户服务、市场营销这三个场景,充分发挥了当前大模型的强项,成为各类企业较为普遍的入门场景。此外,消费端办公助手、智能搜索等应用量大面广,有望极大提升企业员工的人效,同样也是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向。
魏凯同时也强调称:“人工智能+还处于初期,政府部门和企业要应用人工智能,也是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持续夯实数字化基础,更需要加快理念、组织和流程等变革。”
相关文章
- 中国信通院张海懿:推动全光网提质升级,畅通毫秒用算通道
- 中国信通院标准所联合发布《基于智能IP广域网(AI WAN)的存算分离与云边协同训推技术研究报告(2025年)》
- 三重认可丨悠易GEO智能体荣登信通院「铸基计划」全景图,蝉联AI营销赛道代表厂商
- 国内首批最高等级!中兴通讯兴云数科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AI软件开发智能体能力认证
- 加和科技尹子杰出席信通院铸基计划年中会议,DataMax荣获多项权威认证
- 权威认定!慧博云通入选信通院铸基计划《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产品及服务全景图》
- 亚信科技通过中国信通院首批“大模型应用交付总体能力”评估
- 权威认可!方向标FangMail连续入选中国信通院数安能力全景图及“磐安”优秀案例
- 信通院刘泰:人形机器人走近“智慧觉醒”奇点
- 嘉为蓝鲸参编信通院行业报告,为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 青云科技与信通院、焱融启动 AI 推理场景高性能存储技术推进计划
- 引领普惠算力新征程 九章云极DataCanvas首批首家通过中国信通院“普惠算力”能力测试
- 容联云携手信通院,启动“智能体服务生态共创计划”
- 青云携手珠海华发入选信通院 2025 可信云用户典型实践
- 青云科技入选信通院 2025 可信云技术典型实践
- 信通院曹峰:AI技术演进诠释“化繁为简”产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