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搜机器人:引领AI+资讯商业化

2018-08-01 12:07:17爱云资讯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时代, AI+资讯这一领域中,肯定会诞生出很好的产品来服务社会。”深圳市智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搜”)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郑海涛在接受《世界经理人》采访时说。

智搜是中国领先的AI+资讯的技术服务商,自主研发了Giiso资讯机器人引擎,以及系列衍生的写作机器人、机器人商店、天机智讯、Giiso编辑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闻媒体服务和情报采集追踪等领域。

自成立以来,智搜便以卓越的科研能力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先后获得了金沙江联合资本、力合集团、民银国际等多家著名投资机构的参股投资。发展至今,智搜已有近百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五成以上。

人工智能2.0时代,抢占赛道正是当前主题。作为国内首家AI+资讯的技术服务商,智搜正试图圈住“资讯”这块蛋糕,为人们提供更智能的资讯服务。

组建人才“超级战队”

“身上有把刀,砍哪儿都是砍,砍哪儿都砍不进去。就这么一个感觉。”郑海涛如此形容当年的状态。在创立智搜前的他有着多重身份: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副教授、国家863项目副组长、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且在机器学习、语义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深有研究,然而,无奈一身武功,却无用武之地。

转机发生在不久后,郑海涛遇到了在互联网行业浸淫20多年的创业老兵武文斌,两人都十分认同人工智能蕴藏着的巨大商机,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于2013年创立了智搜公司。

随后的问题便是如何让“刀”落到合适的位置上。彼时人工智热潮还未兴起,商业模式尚不明朗,许多创业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鉴于创始人之一武文斌在资讯行业的多年观察和积累,两人最终寻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即AI+资讯这一商业模式。

“资讯行业其实一直和技术紧密结合,甚至是随技术而发展,从原来的报纸到门户,到后来的搜索引擎,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形态一直在变化。到了人工智能时代,肯定会有新的形态产生。”郑海涛说。

找到方向后,智搜开始了“排兵布阵”的工作。“创业开始,除了定战略外,无非就两件事,一是找钱,二是找人。”郑海涛称,资金问题很早就解决了,创立伊始就获得天使轮投资,并在2015年8月获得了金沙江创投500万美元pre-A轮投资。可惜的是,在人才吸引和管理方面上,智搜在早期时走了一段弯路。

郑海涛总结,正确的人才战略对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非常重要。而智搜一开始为了快速起步,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不得已以低薪留人的方式招人。“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你用低薪招了很多人,但他们除了低薪外,就没有别的优点了。”郑海涛感叹。

在这样的情况下,智搜一开始的工作成果输出非常艰难,痛定思痛后,郑海涛决定转换策略,以高薪方式吸引一流人才。“后来发现,优秀的人除了贵以外,就没别的缺点了。”郑海涛笑道。就这样,智搜在曲折前进一年左右,终于步上正轨。此后,公司便采取“放权”和“股权激励”的机制留住人才,在公司前景越来越明朗,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才流失率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

现在的智搜已经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人才超级战队,在郑海涛的带领下,集结了全球知名高校如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以及大型研发机构如国家863人工智能研究小组等的博士与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截止目前,该团队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现已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并拥有21项软件著作权及商标注册22件,成为了中国首家定位于智能资讯机器人引擎的技术提供商。

自研技术构筑“护城河”

作为国内第一家资讯机器人企业,智搜致力于成为资讯机器人核心技术提供商和“智媒体”运营商。其目前两大核心产品分别为编辑机器人以及写作机器人。

依托于自主研发的资讯机器人引擎的编辑机器人,可智能化完成素材搜集和整理、排版、信息过滤和审核工作,并根据用户偏好,进行个性化内容分发,不仅提高资讯采集、分析和处理的效率,还部分取代人工,缩减了运营成本。

“传统来说,这个编辑的过程需要人力去完成,做好一个内容频道的运营,可能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个内容编辑。但我们认为,这个过程可以做成无人化、自动化。在Giiso技术支持下,资讯频道只需要一个人维护,甚至不需要人。”郑海涛说。

另一款产品写作机器人于2017年研发成功,是一款可以自动生成新闻稿件的软件,产品一经推出后,便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社会反响。郑海涛表示,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智搜将写作分为5个层级,从智能搜集、智能编辑、智能写作、智能观点,再到创意,这五大部分的80%内容可由写作机器人代为完成。“有了写作机器人的协助,写作者可以更加侧重创意构建,而省去了前面繁琐的素材整理工作,极大提高了写作效率。”

事实上,写作机器人并非智搜首创,美国一款名为WordSmith的软件已运用在雅虎、美联社的部分新闻编写上。Giiso机器人的优势在于稿件生成内容更丰富也更复杂。

“目前其他写作机器人写出的文字最多大概几百字,而Giiso写作机器人每篇可以写出800-2000字。”郑海涛表示,这其中的难点在于逻辑连贯,文章越长这一目标越难实现。而Giiso写作机器人基于算法的进化,在经过多层模块的训练后,最终实现让每一段话都逻辑连贯,事实上这种能力必须经过长年累月地训练才可能习得。除此以外,Giiso写作机器人还能模仿写作者的行文,编写出符合其风格的个性化文章。

“到目前为止,智搜在技术上已经建立起深厚的护城河,第一层护城河就是我们构建了机器理解人类语言的模型;第二层则是我们积累了上百亿的资讯大数据,并且从中抽取能够产生智能记忆的知识图谱。”郑海涛说。

重新定义“资讯智能”

谈到变现路径,郑海涛表示,工业时代是商品经济,互联网时代是流量经济,而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将是生产力经济。“用户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机器人能替人类做多少有价值的事情。机器人服务于人类,对提供商来说,成本趋近于零,但创造的价值可以很高。这就是生产力获取相应回报的未来模式。”基于此,智搜的商业模式为机器人输出内容,用户按照个人满意度来付费。

目前,智搜主要以B2B模式落地,已为深圳报业集团、东莞报业集团、深圳之窗、广州日报、南方报业在内的多家权威媒体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技术服务。郑海涛认为,B端用户对追求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刚需,因此商业化更易实现。

不过,从技术走向商业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期间总要经过千锤百炼方能有所成就。作为中国领先的“AI+资讯”技术服务商,智搜在AI+资讯的商业化之路上不断探索进化。在为深圳报业集团打造智能媒体APP全橙智媒这款产品时,智搜团队在反复的打磨和思考中,重新厘清并定义了智能资讯媒体的涵义。

如何实现资讯智能化?除了基于用户喜好推荐个性化资讯外,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以交互的方式让机器人服务用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智搜做了多方面的尝试:首先是让机器人为用户播报资讯,从成千上万的文章中挑选出用户最可能喜欢的内容,自动生成快报,如不满意内容,用户可直接切换下一篇,节省时间。其次是交互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和机器人语音说出喜欢的东西,然后它和用户“交流”,给出很多相关反馈。除此以外,机器人还会“猜你喜欢”,基于此再为用户做其他推荐,如果不喜欢,用户还可以再和机器人说明。

“最重要的是要有交互的感觉,人与机器之间应该也是可以交流的,机器人推荐的内容如果不喜欢,用户可以进一步去交流,这样能让机器人形成更准确的用户画像。”郑海涛补充,“我们要让用户能体会到它很智能,并且通过多种场景来让他感受到。事实上,从听、说、读、写这四个维度上来说,我们已经帮助用户实现了智能化的体验。这也是我们讨论了很多个日日夜夜后,才定义出来的。”

据了解,截至目前,智搜的企业级用户规模已达两千家左右。在郑海涛看来,目前市场虽然空白,但前景无限,他预计,2018年底,智搜营收较去年将增长十倍。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智搜要做的就是尽早抢占制高点。

“下一步,我们会和知名的各大报社展开合作;在写作领域,我们会更深入和国内各大标杆机构合作,比如智搜现在正和同济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未来,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拥有自己的资讯机器人和写作助手!”郑海涛展望道。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