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宋继强:量子计算不会取代经典计算
2019-12-23 09:40:44爱云资讯1000
随着整个世界全面转向以数据为中心,一个新的多元化计算时代已经来临。
当人工智能、云数据中心、物联网、下一代网络、自动驾驶等新型工作负载不断涌现,未来计算创新必须在当前CPU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GPU、FPGA、AI芯片、视觉处理芯片等不同类型的计算架构,以满足多样化工作负载的需求。
作为计算领域内的领导者,英特尔提出六大技术支柱,不断扩展产品领先性,为塑造未来异构计算格局,满足多元化计算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在上述经典计算领域,在神经拟态计算、量子计算等新技术领域,英特尔也在积极推进。
在神经拟态计算方面,英特尔在2017年年底发布了Loihi芯片,这是一个基于14纳米制程工艺的单芯片,在架构设计中整合了计算和存储;该芯片具备128个核心,每个核心中有1000个神经元计算模型,单芯片可以模拟13个万个神经元,支持多种学习模式,支持类似于人脑的工作方式。
“人脑有860亿个神经元,这看似有很大差距;但摩尔定律还在继续生效,封装技术也在进步,达到人脑神经元的数量只是时间和工程问题。”宋继强表示。在神经拟态计算方面,英特尔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神经拟态研究社区INRC,目前已经有75家组织加入其中。
量子计算同样是英特尔重点投入的领域。在他看来,量子计算主要就是用于解决经典计算机搞不定的大规模计算问题,诸如密码破译、生物医疗、化学等组合爆炸的问题。
在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功能和潜力的竞赛中,研究人员广泛关注量子位的制造,构建测试芯片,以证明以叠加方式运行的少数量子位就能指数级提高计算能力。英特尔研究院发布了代号为“Horse Ridge”的首款低温控制芯片,这将加快全栈量子计算系统的开发步伐。
因为,当前的量子计算机在毫开尔文温度范围内运行,这只比绝对零度高几分之一度。但是硅自旋量子位的特性使其能够在1开尔文或更高温度下工作,这将极大地减少冷却量子系统的挑战。随着研究不断取得进展,英特尔的目标是让低温控制和硅自旋量子位在相同的温度下工作。英特尔能够充分利用在先进封装和互连技术方面的专长,创建一个将量子位和控制器件集成到精简封装中的解决方案。
宋继强表示,虽然量子计算的产业进展非常快速,但从量子计算系统实用性的角度来看,既有理论难度,也有工程难度,性价比和可实施性都需要达到,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他看来,量子计算不会取代经典计算,不会取代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这样的设备;量子计算的最佳应用场景就是在数据中心中与经典计算进行配合。在技术演进路径上,宋继强认为,基于硅自旋电子的方式更可靠。
相关文章
- 英特尔18A工艺良率取得进展,超越三星2纳米但仍比台积电N2工艺落后
- 英特尔CEO陈立武承认落后于竞争对手,称扭转局面将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
- 主控CPU全能选手,英特尔至强6助力AI系统高效运转
- 英特尔边缘AI助力工作流自动化与效率飞跃
- 英特尔锐炫Pro B系列,边缘AI的“智能引擎”
- 术业有专攻——AI系统主控CPU英特尔至强6新品处理器浅析
- 台积电2纳米制程良率表现优异,已遥遥领先三星和英特尔
- 英特尔代工:携手生态伙伴,灵活、高效响应客户需求
- 英特尔亮相火山引擎春季原动力大会,共同发布第四代通用型计算实例家族
- 盘中未来:英特尔为农业和生态注入AI科技
- AMD数据中心业务强势扩张,服务器CPU市场份额有望在2026年追平英特尔
- 英特尔推进技术创新,以规模更大的封装满足AI应用需求
- 英伟达与联发科合作开发首款面向游戏笔记本的加速处理器,与英特尔和AMD展开竞争
- 英特尔代工:客户信任为先,推进系统级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制造
- 英特尔在Linux的Mesa图形驱动中列出四款全新Battlemage显卡,预示新一代游戏GPU即将发布
- 低成本也能实现大模型应用开发,英特尔与火山引擎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