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缺芯片,为什么说这是中国的大机会
2021-04-11 08:25:39爱云资讯843
受新冠疫情带来的制造业停工等方面的影响,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严重的芯片短缺危机,显卡、手机、电脑、汽车都遭遇了严重的芯片缺货。
这次的芯片危机对两个关键行业造成了重大影响,一是汽车,3月29日,蔚来汽车的代工方江淮汽车宣布,受芯片短缺的影响,江淮蔚来合肥制造工厂将停工5天。蔚来其实新能源车产量不高,尚且面临如此压力,本田奥迪宝马等一众传统车企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这些企业已经用上了停产、限产、裁员等手段。
另外一个受到严重影响的板块是手机,目前三星Note 系列手机已经停产,苹果 iphone 12 Mini 生产计划被下调,很多手机品牌公司的高管都表示,今年的手机芯片短缺情况非常严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从供需两端解读:受疫情影响,芯片大厂对芯片,尤其是车载芯片的销量不乐观,从而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各个芯片厂纷纷下调了芯片的产能。但始料未及的是,新能源车意外走红,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较上年直接上升36%左右,而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也增长了10%左右,这样一来,芯片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此外,在遭遇限制风波后,华为在海外买走了大量芯片,而其他手机厂商担心自己缺货,也加入了扫货行列,这样一来,市面上待销售的芯片就所剩无几了。
世界范围内的缺芯风波可能还要延续下去,至少在疫情继续在海外蔓延的阶段,芯片的供给很难恢复正常。但换个角度看,这一次的芯片危机,很可能会成为中国芯片厂的机会。
首先,这次缺少的芯片,主要是精度稍低的汽车用芯片,虽然中国在顶尖芯片的制造上还不是最领先的,但生产汽车用的8英寸和12英寸芯片已经足够了。中芯国际、力积电等企业完全有能力生产出大量对应的芯片。
另外就是中国“上产能”的能力比较强,中芯国际已经确定在今年新增加4.5万片8英寸的芯片产量,力积电也计划在2021年底新增2万片的芯片产能,而北京燕东、华润微电子、闻泰科技等企业也计划今年建设新的生产线。
另外,国家对于芯片自主化也是非常看重的,工信部提出,国家会加大力度扶持半导体产业,确保到2025年时,中国的芯片自给化率能够达到70%。
而且,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曾经,中国制造的主要产品还是初级加工品,对于芯片这种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都高的产品,国内生产制造意愿不强。但到现在,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广泛的升级,从各种智能硬件到汽车,中国的企业都在大范围生产,这样一来,国内企业对芯片的需求量必然上升,国产化也是一种必然。
所以这样来看,危机对我们国家来说并不是件坏事,假以时日,中国的芯片产业肯定能像当年的电视、手机、电脑、汽车一样,成为民族的龙头产业。
相关文章
- WAIC 2025|芯驰科技分享AI座舱芯片“最优解”
- 云天励飞亮相2025WAIC,宣布未来将全面聚焦AI芯片
- 英伟达及其供应链合作伙伴或放弃重启H20 AI芯片生产,转而聚焦新一代解决方案
- NVIDIA 芯片赋能:文远知行新发布的HPC 3.0平台算力高达2000TOPS
- 文远知行携手联想,全球首发搭载NVIDIA DRIVE Thor芯片的100%车规级HPC 3.0计算平台
- CWIOE2025第24届中国(西部)全球芯片与半导体产业博览会
- Grok AI模型将仅适配搭载AMD锐龙处理器的特斯拉车型,而英特尔芯片的旧款车型无缘升级
- 云天励飞AI推理芯片亮相联合国舞台,为全球AI普惠贡献中国智慧
- 苹果iPhone 17 Air将首发A19 Pro芯片,GPU降级为5核,图形性能弱于iPhone 17 Pro的完整6核版本
- 芯驰科技与国创中心持续深化合作,共建北京经开区车规级芯片产业生态
- 见证历史!全球领先!基于叠铖·利扬芯片 TerraSight芯片的无人矿卡成功演示!
-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上市:搭载行业最高算力芯片 19.58万元起售
- 小米玄戒O2芯片或因需通过复杂的车载多平台设备通信验证而延迟上市
- 重磅!方芯半导体推出国产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原位替代Microchip LAN9252/9253/9254
- AI重构汽车大脑,得一微存力芯片赋能“移动智能体”
- 小米发布首款搭载自研玄戒O1芯片平板Pad 7S Pro:支持120W快充、电池容量达10610m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