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数字基建应突出规模与协同效应 打破“数据孤岛“
2020-04-06 09:42:36爱云资讯508
“数字基建不应当只是公共财政投资行为,应当以减税、贴息以及各种让利方式吸引企业与社会资本踊跃加入进来,并最终形成以市场为主体的投资阵容。”
作为新型基建的最主要阵容,5G、大数据、AI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组成的“数字基建”近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反复提及并强调,因为它们不仅扮演着贯穿今年全年中国经济的最重要逆周期投资拉动角色,而且代表着未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全新打开方式,更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成长的核心与关键动能。
与铁路、公路、机场和房地产等组成的传统基建显示出非常明显的重资产表征完全不同,数字基建往往以轻资产和高科技含量的形象闪亮登场;另一方面,传统基建产生的投资效应更多地局限在行业内部,或者仅仅从外延层面拉动相关的产品需求,而一旦这种需求弱化和消失,产业关联作用与市场繁荣周期便很快终止与结束,但数字基建则携带着天然的跨行业赋能特质,或者说可以从内涵深度为所及产业植入全新增长基因,且这种基因具有永续之力并可实现自我迭代,从而维系产业持久扩张与市场经久繁荣。
核心经济诉求的差异进一步显示出数字基建与传统基建的不同。虽然像后者那样数字基建的投资加码与强化能够成为扩大就业的催化剂与稳定增长的强心剂,但这些短期目标显然不是数字基建的全部承载或者实质性效用的体现,以科技为核心驱动经济发展才是数字基建的最主要着力方向,由此带动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与新兴产业成长以及经济增长持续久远则是数字基建的必然逻辑。以此观之,数字基建才是经济高质量成长的必然之路。
具有高连接速率、超低网络延时、海量终端接入以及高可靠性等特征的5G投资堪称是新型“高速公路”的战略布局,其中不仅形成网络设备、光纤光缆、大小基站等多元硬件产品需求,还会在终端产生无可估量的应用需求,包括C端的云游戏、AR/VR和高清直播等线上产品以及B端的云办公、车联网等。根据中国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30年国内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和10.6万亿元,创造就业机会800万个以上。
按照总体构成,工业互联网包括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系统,而有了5G的单独投资安排,工业互联网的投资重点就在平台与安全两大地带展开,尤其是作为核心的平台建设乃重中之重。在这里,工业互联网平台就好比是5G新型“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与服务区,企业藉此能够快速完成对资源的整合,并及时响应市场,实现个性需求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精准对接的规模化定制,同时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据集成应用,形成基于数据分析与反馈的设备维护与事故风险预警能力,实现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智能决策和深度优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类数量达到269个,至今年底,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2030年将超过11.3万亿元。
AI智能在推送由图像识别和智能交互等组成的智能软硬件产业、以无人机和无人船等为主的智能运载工具产业以及以由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智能传感器件等关键器件组成的物联网基础器件产业等新型产业集群的同时,更深刻的颠覆作用就是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深度改造并推动与加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在数字基建的棋盘上,AI智能携带着企业快速行进,就好比是新型“高速公路”上飞奔的车辆。据麦肯锡预计,我国人工智能市场将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长,2019年AI市场规模达570亿元,2022年将超过700亿元。
无数据不计算,无数据不经济,无数据不管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已经呈现鲜明的万物数据化特征,数据价值与数据应用需求呈指数爆发,而置于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系统中,数据如同就是新型“高速公路”躯体上快速穿行的血液。作为数字基建的关键部分,大数据建设与投资不仅体现为数据中心等物理场所构建,还可牵引出庞大的数据中心产业链,包括硬件设备制造商、软件服务开发商、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提供商、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商以及增值服务提供商和终端用户等。根据赛迪顾问数据,去年我国数据中心数量约50万个,IT投资规模3698亿元,同比增长13.5%,今年投资规模将达到4166亿元;另外,国内数据中心业务销售额的平均年增长率约为35%,到2030年中国数据原生产业规模量将扩张至整体经济总量的15%。
需要强调地是,数字基建其实已经演化为世界各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竞争的主要高地。来自Gartner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全球IT数字基建支出总额将达到3.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明年投资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美元。对于中国而言,中央与地方预算内资金、专项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以及国内贷款无疑构成了对新基建的强大资金供给支撑,但投资分布绝对不可像撒胡椒面那样在各种板块上平均用力,而应当重点向数字基建倾斜。对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全国各地数字基建的投资底线与占比,并将政府专项债、政金债的增量配置规模与数字基建的完成结果紧密挂起钩来,同时切忌像传统基建那样“村村户户冒烟囱”,无论是全国还是区域性数字基建,都应该注重拳头工程与精品工程的打造,突出规模与协同效应。
还应当明确地是,数字基建不应当只是公共财政投资行为,应当以减税、贴息以及各种让利方式吸引企业与社会资本踊跃加入进来,并最终形成以市场为主体的投资阵容。另外,作为数字基建的重要策应,有必要通过建立行业标准强力推升企业及单位组织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特别要有效打破组织之间的信息壁垒与“数据孤岛”,因为只有更高的数字化水平与更畅通的互联互通才能形成对数字基建的更强大需求,在倒逼数字基建运营主体提升与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同时,创造与衍生出更多可以落地的数字基建附加值。
相关文章
- 广联达亮相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拉萨高层论坛
- 以创新为翼赋能智慧生活 创维数字填补超高清与VR融合国际标准空白
- 康贝数商全生态AI数字商业论坛在合肥成功举办 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 共铸高质量 智赢高价值 | 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云南成功举办
- 传奇IP续作:融合创新技术 数字娱乐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
- 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连连数字强化数字技术赋能
- “2025年全球顶尖金融科技公司”榜单出炉 连连数字成功入选
- 四川省数字金融发展研讨会举行,新希望金融科技执行总裁吕文勇分享最新数字信贷实战洞察
- 连连支付厚植企业数字化服务 报告:连续两年稳居“第一阵营”
- 沉浸式文旅新玩法-基于4D GS技术的真人数字人赋能VR体验升级
- 全球十大B2B电商平台全景扫描:跨境贸易的数字化引擎
- 数字中医药试点项目在京推进 中药调剂全流程数据融合医疗健康建设提速
- 俄贸新程,智链丝路:Yandex联合易海创腾共筑中俄数字贸易桥梁
- 2025长三角商业资产数字化RWA大会:共筑价值长城
- 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数字消费论坛”:向实同行 共建数字消费新生态
- 华为擎云亮相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以创新技术构筑千行百业数字化基石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兼顾纤薄、耐用与可持续 Galaxy Z Flip7展现三星卓越的产品设计能力
- 新石器无人车部署超7500辆,成全球最大规模无人车队
- 未来式智能亮相 WAIC 2025,以人机协同范式引领产业智能变革
- 全球首例!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完成临床场景下自主手术验证,研究成果登上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
- 超能AI+折叠大屏 新一代三星Galaxy Z Fold7|Z Flip7邂逅沈阳
-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