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和QuTech“高温量子”研究为量子计算大规模运用迈出重要一步
2020-04-17 08:50:28AI云资讯1149
公司已经发明了一种自旋量子位制造流程,基于300毫米工艺技术,使用的是这种同位素纯晶圆(硅晶圆)。(图片来源:Walden Kirsch/英特尔公司)点击查看完整图像
2020年4月15日——今天,英特尔与QuTech共同在《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证明了在高于1开氏度下,能够成功控制“高温”量子位(量子计算的基本单位)。该研究还重点论述了对两个量子位的单独相干控制,其单量子位保真度高达99.3%。这些突破突显出对未来量子系统和硅自旋量子位进行低温控制的潜力,硅自旋量子位与单电子晶体管极为相似,可以集成在一个封装内。
英特尔研究院量子硬件总监Jim Clarke表示:“这项研究代表我们对硅自旋量子位的研究取得了意义非凡的进展,我们认为硅自旋量子位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候选技术,有望赋能商业规模级量子系统,因为它们非常类似于英特尔已制造超过50年之久的晶体管。我们证明高温量子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同时保持高保真度,这为在不会影响量子位性能的情况下,实现各种本地量子位控制选项铺平了道路。”
能否将量子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取决于同时以高保真度扩展和控制数千个(甚至是数百万个)量子位的能力。然而,当前的量子系统设计受限于整体系统尺寸、量子位保真度,尤其是大规模管理量子所需的控制电子器件的复杂程度。
在一个芯片上集成控制电子器件和自旋量子位,可以大大简化两者之间的互连。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量子位的工作温度至关重要。在此之前,量子计算机被证明只能在毫开尔文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只比绝对零度高出零点几度。现在,随着对高温量子的研究,QuTech与英特尔的合作已经证明了一个假设,即硅自旋量子位有可能在略高于当前量子系统运行温度中工作,从而向量子计算的可扩展性迈出了一步。
利用硅自旋量子推进量子计算,让英特尔能够利用在先进封装和互连技术方面的专业性,为实现量子实用性开辟一条可扩展的道路。英特尔持续推进全栈量子系统的发展,这项研究正是建立在此前的一系列工作之上,包括去年年底推出的首款Horse Ridge低温量子控制芯片。
这一研究也实现了关键性能突破。一般来说,除非将量子位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273摄氏度,或0开氏度),否则量子位中存储的量子信息通常很快就会丢失。在《自然》杂志重点报道的研究中,英特尔和QuTech首次展现了如何运行较高温度、较大密度且相干的量子位。这些密集的量子位能够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高质量运行。
随着这项研究的开展,研究人员同时证明,1开氏度以上温度可以实现硅量子点的单量子位控制。但是直到此前,只有在40毫开氏度的低温下,才能实现对两个量子位的控制。英特尔与QuTech的合作研究展现了新的突破,在1.1开氏度下,可以运行量子电路中的完整双量子位逻辑单元。
通过这项研究,英特尔和QuTech还证明了能够控制双量子位系统电子自旋的能力,并测量出单量子位保真度高达99.3%,且可对系统进行精确调整。此外,研究团队还证明在45毫开氏度到1.25开氏度的温度范围内,自旋量子位的性能受影响最小。
相关文章
- 英特尔称服务器CPU将重新火热:AI工作负载推动增长
- 英特尔复苏进行中,代工业务成为关注焦点
- 英特尔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 剪映联合英特尔、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即梦AI放映厅”等系列活动
- 英特尔锐炫多卡方案:从边缘到数据中心,为全场景AI部署提供高效部署路径
- 终端 AI 奇点已至,英特尔点燃 PC 新范式
- 从技术到生态:英特尔与中国移动咪咕合作升维,聚力共赢超级体育赛历
- 英特尔与中国移动咪咕启动2025-2026年战略合作,共迎“超级体育年”
- 共绘工业智能新未来:英特尔全栈AI与生态成果闪耀第二十五届工博会
- PICO × 英特尔× 央美共探 AI 艺术新生态:技术重塑创作、教育与产业未来
- 英特尔助力阿里云推出多款云实例与存储方案,共筑AI时代云端算力基石
- 英特尔携手生态合作伙伴集结工博会,共塑具身智能新图景
- 英特尔通感智算深度融合,赋能云边端智能未来
- 拥抱AI PC:英特尔联手微软、京东,以智能科技点亮校园生活
- 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合作开发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芯片
-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将于本月荣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