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若想超车,必须攻克3大难题,还要解决1个短板
2020-08-17 09:01:34AI云资讯707
自从华为芯片被禁以来,关于芯片国产化的热度便一直居高不下。如今,中美之间摩擦不断,实现国产芯片安全可控更是被提上了日程。不过,芯片作为高精尖产业,从设计、制造到封测需要克服种种难题,想要突破海外企业的垄断,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当前,国产芯片想要实现弯道超车,需要克服3大难题与1个短板。
首先,材料是第一大难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芯片制造也是如此。据了解,全球半导体制造市场主要有硅片、电子气体、光掩膜等几大材料构成,其中,硅片的占比最重。但是,硅材料提取难度极高,对纯度的要求超过99.999999999%,因此该领域一直以来被海外企业把控。
而同样十分重要的光刻胶市场,则被日本企业占据72%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生产的光刻胶多应用于低端产品,高端光刻胶一时难以突破。芯片生产材料同为高精尖行业,想要摆脱海外的垄断十分不易。
其次,生产设备的缺失为第二大难题。其中,光刻机作为工业文明的明珠,集结全球科技的精华,技术门槛相当高。目前,能实现5nm、3nm等高精度工艺制程的EUV光刻机仅有ASML能够实现,就算是老牌光刻机巨头尼康、佳能也无能为力。此外,离子注入、沉淀等机器制造难度也是不小。
再次,技术上的不足是第三大难题。目前,芯片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大多被掌握在西方国家之中,其已经形成了难以攻破的技术壁垒。国产芯片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否则我国芯片行业便会一直受制于人。
最后,则是我国需要克服的一大短板,那便是人才的缺失,尤其是工程类人才。这是由于我国芯片产业薪资相对较低、人才培养周期长且难度大等等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相较于互联网企业,芯片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才1万多一点,许多人自然更愿意去更赚钱的互联网行业。
而且,目前我国人才引进的评价体系使得学术型人才居多,但想要推动国产芯片发展同样需要工程类人才。因此,归国的芯片人才更愿意创业,若是能将这些力量集结起来,那国产芯片发展必然将更快。对于芯片行业的人才缺失,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中科融合CEO王旭光都有提及。
相关文章
- 2.5亿像素大面阵图像传感芯片获“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 马斯克建造超大型AI芯片工厂的计划初见端倪:先进封装与PCB工厂建设已启动
- 「芯征程」里程碑!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SoC与MCU出货量双双破亿,铸就中国汽车芯片新高度
- 英唐智控车载显示芯片全覆盖,迎接车载显示市场爆发期
- 从3分钟到3秒,中兴通讯AI攻克芯片检测难题,提效60倍!
- 神眸双目枪球AOR电池云台机斩获安博会「金鼎奖」,以研极芯芯片创新监控新格局
- 安博会前瞻:神眸拓宽安防X影像新格局,从芯片、AI到场景破圈之路
- 高通宣布推出人工智能芯片AI200和AI250,挑战英伟达
- 美光HBM3E芯片位于AI与高性能计算新纪元,驱动大语言模型认知飞跃
- 美光芯片带动移动AI新纪元:G9 NAND UFS 4.1以卓越性能与创新固件,赋能旗舰智能手机边缘智能体验
- 第十届亚洲电子元器件、芯片展览会
- REDMI K90 系列发布:超级像素+最强芯片,售2599元起
- 全球首颗!德氪微发布超高耐压毫米波隔离驱动芯片DKV56系列
- 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迎来太空首秀,AI初创公司Starcloud计划在太空建造数据中心
- 芯华章开放免费使用商用级仿真器GalaxSim,加速中国芯片初创公司发展
- 宇都通讯王俊峰院士出席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与芯片研究院深化合作并点赞奇瑞汽车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