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5G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已从5G+工业互联网发展到5G*工业互联网
2020-11-27 11:01:12爱云资讯629
我国新时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抓手。而5G成为新基建首选与支柱,与已有无线技术相比5G更适于工业互联网的要求。
“5G融入工业互联网推动云边端及多云协同,5G可应用到车间级、工厂级、企业级、集团级及企业外部与数据中心、云计算的连接。但是5G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还有待开拓。”邬贺铨说。
据邬贺铨介绍,在5G超宽带方面,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联合建网,利用Sub 6GHz 200MHz载波可支持峰值2.7Gbps;使用毫米波频段峰值速率可达20Gbps。可支撑激光扫描零件视频5G传输、5G+AR眼镜机器视觉质检。
在低时延方面,空口低时延可以控制在uRLLC 0.5ms、eMBB 4ms,具体应用场景有:5G+VR培训高铁司机(模拟高铁实际行车中遇到的各种场景来培训司机,要求非常低的时延);工业电机与PLC间时延要求低于0.25ms;车联网L4要求1~10ms;特高压电网要求低于3ms。
在定位方面,对80%的UE,水平与垂直精度对室外分别为10m与3m,室内均为3m;在R17版本可实现0.3米精度且定位时延仅为10ms。“这样可以很好跟卫星导航定位互补,来支撑自动驾驶、码头装卸、室内定位等。”
在可靠性方面,高可靠uRLLC场景要求优于99.9999%,目前的高可靠行场景可以做到6个,例如:远程驾驶、自动泊车、高密度自动编队等场景均要求可靠性>99.9999%、特高压电网要求误码率低于10-6、高可靠机械加工等。
相关文章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无线接入网将是AAU+DU+CU+云的架构
- 邬贺铨:大模型提供方要与垂直行业合作开发行业大模型
-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连接数的增长将逐渐从公众用户转向各类专网
- 邬贺铨院士:互联网需要回归初心,将网络功能尽可能放到数据面实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IPv6尚未打动ICP 家庭用户对IPv6价值无感
- 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 邬贺铨:5G将成为实现新的产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 邬贺铨:5G需要补生态短板 6G要注重行业协同创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能力未完全展现5.5G或是破局关键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2022年9月中国建成5G基站数占全球60%
- 2022新智者大会|邬贺铨:AI聚能 数字设施赋能数字转型
- 邬贺铨:IPv6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 邬贺铨:低频段挖潜仍是6G研究的着力点
- 邬贺铨:Al在6G应用的落脚点应放在信道处理而非信源处理
- 邬贺铨:开发5G to B特色 构建企业网新格局
- 邬贺铨:6G研究还需新思路,6GANA联合各方形成研究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