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3D高铁智能覆盖天线创新方案完成首个试点
2021-02-08 07:55:18AI云资讯1385
试点场景下,3D波束天线比传统天线整体覆盖提升3~4dB,站下覆盖提升5~7dB,同时在800m站间距下,测试电平高于-90dBm。此次试点的顺利完成,意味着在未来高铁、高速直线场景下信号覆盖问题拥有了更多,更新的解决方案,网络性能将得到明显改善。
高铁、高速直线覆盖场景的痛点
高铁、高速公路直线场景下建站,距离远且不规律。高铁沿线站点使用两面天线形成大夹角,两副天线的波束与铁轨形成三角区域,对线路进行覆盖。
高铁天线现网覆盖场景
在高铁直线覆盖的场景下,传统天线覆盖多集中在前中段,列车运行至天线点位时,由于天线安装抱杆处的水平面和垂直面同时处于旁瓣,信号覆盖容易出现空洞,在列车行进过程中到达下一个覆盖区间前也会在远端出现覆盖空洞,造成乘客在高铁路途中手机信号时好时坏的情况。
面对抱杆下覆盖强度与远距离覆盖之间的矛盾,移动研究院天线专家提出对天线3D波束“整形”方案,并联合华为研制了3D高铁智能覆盖天线。基于此方案实现的3D高铁智能覆盖天线,具备以下优点:
● 多波束多下倾波束合成技术,改变天线波束外轮廓,确保列车全线都能被信号覆盖。
● 简化站点,智能算法能适应多种站间距、站轨距场景。做到了一款天线解决所有高铁场景的覆盖问题。
● 多频能力强,支持900M、1800M、FA、D,上塔不新增抱杆。
● 支持8通道方案,可提供更高容量。
为充分验证天线在现网高铁真实场景的覆盖,本次试点选择了6个连续站点,包含不同的站高和站轨距,又通过隔站闭站的方式验证了大站间距下的覆盖性能。此次试点的顺利完成,意味着在未来高铁、高速直线场景下信号覆盖问题拥有了更强、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并可在产业推广支持。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云手机融合创新成果于北京通信展首发
- 2025中国移动中亚合作会议在哈萨克斯坦召开
- 打造行业标杆!中国移动多项成果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典型案例
-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 中国移动发布“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
- 中国移动举办量子科技前沿创新论坛并发布系列重要成果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AI+”新突破:中国移动重磅发布移动云超级智能助手
- 中国移动助力中国物流打造物流行业专属千亿级参数大模型
- 从“昆仑电波”到“掌心守护”:中国移动安全管家以科技力量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 中国移动将支持eSIM全系产品,释放成长新动能
- 太全面了!中国移动咪咕携10大展项亮相2025服贸会三大主题展
- 算力筑基・AI赋能・数据驱动! 中国移动2025年服贸会解锁AI+时代新范式
- 真我携手中国移动深化战略合作,动感地带首款定制机重磅发布
- 算潮甬动 AI共生 中国移动精彩亮相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
- “移链湘聚 · 强链共赢”:中国移动 + iData 北斗终端,共链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