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3D高铁智能覆盖天线创新方案完成首个试点
2021-02-08 07:55:18爱云资讯1335
试点场景下,3D波束天线比传统天线整体覆盖提升3~4dB,站下覆盖提升5~7dB,同时在800m站间距下,测试电平高于-90dBm。此次试点的顺利完成,意味着在未来高铁、高速直线场景下信号覆盖问题拥有了更多,更新的解决方案,网络性能将得到明显改善。
高铁、高速直线覆盖场景的痛点
高铁、高速公路直线场景下建站,距离远且不规律。高铁沿线站点使用两面天线形成大夹角,两副天线的波束与铁轨形成三角区域,对线路进行覆盖。
高铁天线现网覆盖场景
在高铁直线覆盖的场景下,传统天线覆盖多集中在前中段,列车运行至天线点位时,由于天线安装抱杆处的水平面和垂直面同时处于旁瓣,信号覆盖容易出现空洞,在列车行进过程中到达下一个覆盖区间前也会在远端出现覆盖空洞,造成乘客在高铁路途中手机信号时好时坏的情况。
面对抱杆下覆盖强度与远距离覆盖之间的矛盾,移动研究院天线专家提出对天线3D波束“整形”方案,并联合华为研制了3D高铁智能覆盖天线。基于此方案实现的3D高铁智能覆盖天线,具备以下优点:
● 多波束多下倾波束合成技术,改变天线波束外轮廓,确保列车全线都能被信号覆盖。
● 简化站点,智能算法能适应多种站间距、站轨距场景。做到了一款天线解决所有高铁场景的覆盖问题。
● 多频能力强,支持900M、1800M、FA、D,上塔不新增抱杆。
● 支持8通道方案,可提供更高容量。
为充分验证天线在现网高铁真实场景的覆盖,本次试点选择了6个连续站点,包含不同的站高和站轨距,又通过隔站闭站的方式验证了大站间距下的覆盖性能。此次试点的顺利完成,意味着在未来高铁、高速直线场景下信号覆盖问题拥有了更强、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并可在产业推广支持。
相关文章
- 智领AI终端新时代!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发布搭载灵犀终端智能体的AI终端矩阵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把握智能网联汽车“三化”趋势 聚力打造“三智”服务
- 中国移动集中发布多项终端智能体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成果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共同打造智能体生态体系
- 中国移动发布“AI CAR” 智能网联创新服务体系
-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共筑数智新生态 共创“AI+”新未来
- 智焕新生 共创AI+时代 中国移动发布三项重磅成果
- 首批“新三样”多形态产品集中亮相 中国移动加速推动信息消费升级
- 中国移动“九天”三大升级助“AI+”行动走深向实
- 中国移动发布梧桐大数据“AI+DATA”系列创新成果
- AI+大空间重塑数字生态:中国移动咪咕领航元宇宙产业新浪潮
- AI+技术赋能数字中国 中国移动咪咕携智媒生态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中国移动第一季度净增5G用户2526.7万户 累计达5.78亿户
- 6.7亿用户见证!中国移动咪咕以“网文+短剧”融合实力领跑数字阅读行业转型
- 中国移动:一季度营收2638亿元 股东应占利润为306亿元
- 中国移动咪咕开启全球视频彩铃标准新篇章 首任GSMA TSG视频彩铃工作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