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保真度达99.9%,英特尔展示领先自旋量子比特器件性能
2024-05-17 08:31:52AI云资讯6402
英特尔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展示了单电子控制下高保真度和均匀性的量子比特。
英特尔在《自然》杂志发表题为《检测300毫米自旋量子比特晶圆上的单电子器件》的研究论文,展示了领先的自旋量子比特均匀性、保真度和测量数据。这项研究为硅基量子处理器的量产和持续扩展(构建容错量子计算机的必要条件)奠定了基础。
英特尔打造的300毫米自旋量子比特晶圆
英特尔的量子硬件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300毫米低温检测工艺,使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制造技术,在整个晶圆上收集有关自旋量子比特器件性能的大量数据。
量子比特器件良率的提升,加上高通量的测试工艺,让英特尔的研究人员能够根据更多的数据分析均匀性,这是扩展量子计算机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晶圆上的单电子器件在作为自旋量子比特运行时表现良好,门保真度达到了99.9%。就完全基于CMOS工艺制造的量子比特而言,这一保真度设立了业界领先水平。
自旋量子比特的尺寸较小,直径约为100纳米,因此密度高于其它类型的量子比特(如超导量子比特),从而能够在相同尺寸的芯片上构建更复杂的量子处理器。英特尔使用了极紫外光刻(EUV)技术实现小尺寸自旋量子比特芯片的大批量制造。
用数百万个均匀的量子比特实现容错量子计算机,需要高度可靠的制造工艺。凭借在晶体管制造领域丰富的专业积累,英特尔走在行业前沿,利用先进的300毫米CMOS制造技术打造硅自旋量子比特。300毫米CMOS制造技术通常能够在单个芯片上集成数十亿个晶体管。
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英特尔希望继续取得进展,使用这些技术添加更多互连层,以制造具有更高量子比特数和更多连接的2D阵列,并在工业制造流程中实现高保真的双量子比特门(2-qubit gates)。在量子计算领域,英特尔未来的工作重点是通过下一代量子芯片继续扩展量子器件和实现性能提升。
相关文章
- 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合作开发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芯片
-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将于本月荣休
- 下一个爆款在哪儿 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 官宣:美国政府89亿美元入股英特尔,持股比例9.9%
- 投行称英特尔想要成功转型仍面临漫长征程
- 聚焦液冷痛点:英特尔UQD互换性认证助力数据中心高效发展
- 软银投资2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布局美国半导体制造扩张战略
- 英特尔公开演示18A制程已适配非x86架构SoC芯片,开辟全新市场前景
- 英特尔AI PC应用新突破!三大应用重磅上线
- 英特尔的务实转向:从技术导向到客户共振
- 英特尔至强6助力阿里云第九代企业级ECS实例100天赢得超万家客户青睐
- 英特尔CEO陈立武:朝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
- 英特尔CEO陈立武的转型计划未能打动银行业巨头摩根大通
- 英特尔今年将裁员2.4万人 并撤出德国、波兰和哥斯达黎加市场
- 机械革命首批AI高静游戏本亮相Bilibili World 2025,同英特尔奔赴高能澎湃下一局
- RealSense从英特尔分拆,融资5千万美元加速机器人及生物识别AI视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