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推出多项特色新业务免费体验 助力疫情防控全场景传播
2020-02-01 12:48:14爱云资讯520
让每一通来电,都为武汉加油,为你最爱的人播放防疫知识视频;让每一块屏幕,都向大家传递防疫权威信息和正能量文化……
2020年新春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动态牵动人心。为响应疫情防控工作,中国移动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通信信息服务畅通的基础上,面向全国个人用户开展多项特色新业务免费体验活动:包括视频彩铃、魔百和、咪视通、咪咕视频、咪咕阅读、手机报等,创新将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三网业务和全场景新体验融合,向全国亿万用户发送防疫知识、提供免费精彩内容,丰富大众精神文化活动,陪伴大家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年。
为爱发声 视频彩铃黑科技助力防疫科普
抗击疫情,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和内容传播极为重要。作为国内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将5G“黑科技”——全面屏视频彩铃业务免费提供给全国移动用户使用。只需关注“中国移动视频彩铃”、“咪咕音乐”官方微博,或者登录咪咕音乐APP,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宣传”专区页面进行设置,也可通过中国移动掌厅、网厅、官方公众号、官微、营业厅等渠道入口进行设置。
免费开通该功能后,即可将疫情防控知识、“最美逆行者”、“加油,武汉”等相关宣传视频设为视频彩铃,主被叫双方在接听前均可观看视频、点赞互动。每一天,都有超过1000万人在使用疫情防控视频彩铃,对外传播超过4000万人次。截至1月28日,已有超过5000万人加入这个队伍,一键开通加入进来,让你我都成为疫情防控宣传的参与者,让每一通电话都为武汉加油,为爱发声。
中国移动还为用户提供免费手机报,让用户每天了解最新、最权威的疫情情况与防控知识。用户只需要发送短信cxpty到10658000就可以免费开通中国移动新闻早晚报,截至目前,每天有超过4000万移动用户免费获取来自人民日报的疫情特刊。
为爱宅家 免费精彩内容全场景沉浸式体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令这个春节显得尤为特殊,过年宅家成为全民抗击疫情的重要方式。宅家也是一种付出,一种爱。中国移动为了陪伴亿万宅家用户度过一个健康年,把众多精彩的节目内容免费在大小屏上提供给用户,让用户畅享全场景沉浸式体验。
全家宅在家里,只需打开电视登录中国移动魔百和咪视通专区,就能收看春节精彩节目、央视新闻、学习防疫知识,同时还能免费观看咪咕所有体育内容,以及最新院线大片、头部热门好剧、少儿教育、王牌纪实等精彩节目。截至目前咪咕视频已经覆盖1.5亿用户,通过登陆客户端,就可以免费观看咪咕所有体育内容,享受最高50帧原画超高清、多屏同看、大小屏互动、个性化解说等沉浸式观赛体验。
如果你想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可使用咪咕阅读客户端免费畅读(听)全站图书、漫画、杂志等全站内容,目前咪咕阅读已经覆盖7528万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精神之旅。
调集丰富的优质节目做好内容供给,利用新技术做好防疫知识传播,截至1月27日,中国移动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免费发送超过40亿条疫情预警、交通状态、公共卫生提示及防控知识等公益短信,向用户宣传防疫知识,提供疫情信息,提醒客户减少人员聚集。
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通信信息服务畅通、创新融合三网渠道提供新特色业务免费体验之外,中国移动还在1月28日通过国务院国资委专用账户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赠5000万现金用于疫情防控。从防疫一线,到全国战线,中国移动彰显了央企新形象、新动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凝聚、传播正能量,与全国人民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关文章
- 智领AI终端新时代!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发布搭载灵犀终端智能体的AI终端矩阵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把握智能网联汽车“三化”趋势 聚力打造“三智”服务
- 中国移动集中发布多项终端智能体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成果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共同打造智能体生态体系
- 中国移动发布“AI CAR” 智能网联创新服务体系
-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共筑数智新生态 共创“AI+”新未来
- 智焕新生 共创AI+时代 中国移动发布三项重磅成果
- 首批“新三样”多形态产品集中亮相 中国移动加速推动信息消费升级
- 中国移动“九天”三大升级助“AI+”行动走深向实
- 中国移动发布梧桐大数据“AI+DATA”系列创新成果
- AI+大空间重塑数字生态:中国移动咪咕领航元宇宙产业新浪潮
- AI+技术赋能数字中国 中国移动咪咕携智媒生态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中国移动第一季度净增5G用户2526.7万户 累计达5.78亿户
- 6.7亿用户见证!中国移动咪咕以“网文+短剧”融合实力领跑数字阅读行业转型
- 中国移动:一季度营收2638亿元 股东应占利润为306亿元
- 中国移动咪咕开启全球视频彩铃标准新篇章 首任GSMA TSG视频彩铃工作组主席